谍海王牌 第233节(1 / 2)
<dt css="rd">
&esp;&esp;但是还没等他说完,就听前方走廊里传来了很轻的摩擦声,跟着响起“呼呼”的两声吹气的声音。这是提前约好的暗号,不说话,用嘴用力吹两声,用以提醒自己人,别出现误伤,我们过来了的意思。
&esp;&esp;凌振升一摆手,众人全都端着枪,保持警戒走了过去。原来,这两个队员,每个人都在退着走,全都用双臂夹着一对人腿,把地上的死尸拖了过来。很显然,刚刚一众队员在楼内行动那么顺利,甚至没怎么碰到人,和这两个兄弟干掉的这两个敌人有大关系。
&esp;&esp;众人见此赶紧帮忙,一起动手,没用上几秒钟,就把两具尸体弄进了水房。而那两个兄弟快速的说了一下情况,道:“收发室的两个家伙,应该是巡夜的。”
&esp;&esp;凌振升点了下头,表示明白,低声道:“后队为前队,先下去一个兄弟,我们把尸体弄下去。”
&esp;&esp;其中一个队员半点犹豫没有,直接就跳进了里面,后面的人马上把一具死尸扔了下去。然后这个队员,脚朝后用手拽着死尸,往后拖行了一段距离。这时候第二个队员也跳了下去,跟着又是一具尸体,用同样的方法把尸体拖了一段。然后凌振升众人,一个接一个的快速全都再次进入了地下管道中。最后的薛信,则是别好了消音手枪,轻手轻脚的把井盖顶着,慢慢的放了下来。为了保险,他还用手摸了一圈井盖的边缘,确定盖好了之后,快速紧爬了几下,跃过两具死尸,跟上了前面的队员。
&esp;&esp;第660章
&esp;&esp;后队变前队,速度上却没有任何影响,甚至是想快速的脱离危险区,是以他们无形中的速度反而会更加快速一些。所以来的时候用了半个多小时,但是回程,却连半小时都不到,就已经爬出了排污口。
&esp;&esp;而此时的排污口,早已雇好了大马车的李立新和陈儒两人,已经到了此地开始接应他们。各自守在排污口的两侧,一动不动的聆听着周围的声音。注意力那是一点都不敢放松的,也是因为如此,管道里面刚刚传出一点声音,他们俩就听见了。果然,没一会的功夫,又听里面传出“咚咚”的声响。
&esp;&esp;陈儒听见后,也伸手进入管道,在侧壁上,轻轻的敲了两下。这是约定好的暗号,外面安全,可以出来的意思。
&esp;&esp;对接上了暗号的一众特勤队员不再犹豫,快速的一个接一个的爬了出来。众人也不说话,在小组长凌振升的带领下,趁夜摸回了通市沟河不远的平房中。
&esp;&esp;一进屋也不开灯,凌振升一边脱衣服,一边压低嗓音问道:“怎么样,弄到车了吗?”
&esp;&esp;李立新也一样压低声音道:“放心,已经准备好了,总是进出城有点显眼了,放在西头城外,一共两辆。”
&esp;&esp;凌振升“嗯”了一声,说道:“都抓紧时间换衣服啊。一分钟!”说完话的时候,他已经首先把衣服换好了,然后小心翼翼的把一颗美式手雷的保险拔掉,然后把卡簧的一头对准墙角压住,另一头呢。之前的那个装一些滚珠,小铁片之类的盒子打斜押在上面,给它固定住。而里面还有不少的剩余铺满一个盒子底。
&esp;&esp;凌振升用手扒拉了两下,将里面的零碎,弄得均匀一些,这样在爆炸后,这些零件能够飞散到更大的面积上。然后他用自己换下来的衣服轻轻的把其盖住。而后说道:“我设完了诡雷,都小心点把衣服压在上面。”说着话,他底下的那只手不动,稳稳的扶着那个盒子。
&esp;&esp;十来个队员把换下来的衣服也全都盖在了上面,最后凌振升这才轻轻的感觉了一下,嗯,很好,还算稳定,然后慢慢的把手抽了出来。跟着一挥手,道:“按照计划,出城!”
&esp;&esp;说完,一行人悄无声息的走出了安全屋,最后一个队员把门一关,这个安全屋便已经没用了。
&esp;&esp;众人再次下到了通市沟里,前方两个排头侦查,后方两个殿后,谁都不说话的走了一段。大约三十分钟后,排头一转弯,从河堤爬了上去。再有不远就可以出城了。
&esp;&esp;路上也不能说一点事情没碰到,小鬼子的巡逻队,还是很负责任的。因此一路上,除了在通市沟河地下行进的时候没碰到外,上来后,一直到出城的这一段路,碰见了两拨。
&esp;&esp;不过凌振升早有安排,为什么有排头侦查啊?防止的就是这个。比如要通过一条街的时候,两个排头直接先来到街口,每个人负责盯两个方向,发现有小鬼子的巡逻队,立刻就给后面的特勤小队发信号,让他们都隐藏起来,等巡逻队过去后再继续前进,殿后的两个人也是一样的道理。始终确保特勤小队的行动,是在安全下前进的。
&esp;&esp;一路出了城,众人心中略微放松了几分,凌振升问道:“大车呢?”
&esp;&esp;“我去牵来。”李立新答了一句,和陈儒两个人往旁边的雪地旁的小树林走去,没一会的功夫,他们每个人就牵着一辆大马车走了回来,到了近前,陈儒说道:“车上我们准备了一些吃的啊,饿了的话,一边赶路一边垫吧一口。要撒尿拉屎的自己想办法解决,一路上基本不会停了。”
&esp;&esp;“都听见了吧。”凌振升道:“都上车,快点!争取明天早上能够赶到哈尔滨!”说罢直接跳了上去。
&esp;&esp;东北的冬天是真他妈冷啊,尤其是晚上的时候,没有太阳,三十来度那是相当普遍了,好在众人之前准备了相当厚实的大棉衣,他们也不缺钱,这段时间,在市内的皮货商人那,弄了不少狗皮帽子,皮坎肩,皮大衣啥的,套在大棉袄里面或者外面,起到抗风的效果。要不然晚上就这么赶路,能直接把你冻成冰棍。
&esp;&esp;他们计划的很是周祥,两匹拉车的马被陈儒和李立新提前喂过,水也是一样的饮过。方法很简单,弄些草料,装在布袋子里,直接绑在马头上。这样马匹被藏在小树林里绑好了后,想吃东西了,只要一低头,就能直接吃到袋子里的东西。在赶车的时候再把袋子拿下来就行了。
&esp;&esp;从牡丹江到哈尔滨的距离,是二百七、八十公里,马匹不能撒欢的跑,那样不能长久,因此是小跑,大约二三十公里每小时,当然,此时东北地区虽然是工业基地,但是城市与城市之间相连接的公路,肯定是不如后世的,因此多是乡间的土道。不过有一点是南方城市没法比的,南方多河流。北方全都是土路,因此道路被人踩,马踏,车压的很实诚,表面几十公分厚的土密度很大。虽然现在是冬天,哪哪都是大雪。但是来往穿梭在城市之间的人也是不少啊。毕竟是全中国的工业基地,车来车往的从不断绝,因此他们一行人肯定是没有什么现找路的情况。
&esp;&esp;小鬼子的关东军是比较精锐的,但也没精锐到在冰天雪地的大野地里长期安营扎寨的习惯。但是巡逻的一些小股部队,坐着边三轮,运兵卡车什么的也是有的。不过大黑天他们必然打着大灯,特勤小组又时刻保持着警觉,距离很远就能够看见,或者听见发动机的声音。
&esp;&esp;这时候只要他们立刻把马车往旁边的野地里赶,在给马套上草料袋子,人往雪堆里一趴,就可以隐藏好身形。等巡逻队过去后,继续上路就可以了。
&esp;&esp;那说,就没有不用边三轮或者车子这种机械的巡逻队吗?还真有过……
&esp;&esp;第661章
&esp;&esp;那种靠人走的巡逻小队也有,但比较少。在夏天比较多,但是大冬天的,在这种城市与城市之间建立兵站,那消耗的资源太大了。小日本前线的物资都不够用的,他们在后方也不敢这么干。至于建立小兵站,比如十来个人,或者十个人的那种呢?你以为小日本没干过这事?但是这样的小股部队,被抗联吃了几回不敢再弄了,那是送菜啊。大部队没必要,太耗费物资。而且可能还抓不到几个人。小部队呢?一出去就没,是以无形中反而让凌振升的特勤小队更加方便。
&esp;&esp;途中经过了珠河,也就是以后的尚志,不过现在的珠河只是县城。里面有不少伪军和鬼子,在半夜三更进入县城有点不合适。再者路上特勤小队的成员也吃了点贴饽饽,咸菜疙瘩之类的充饥。饿肯定是不饿的,而且冬天水分流失的很慢,口渴的感觉会大大缓解。最后他们也就赶了一个晚上路,真有什么情况,忍一忍也就过去了,等到了哈尔滨不就好了吗。
&esp;&esp;没有进入珠河的需求,是以他们距离很远就开始绕路,过了珠河后,已经快到后半夜二点多了。这个速度不算快,但是人能挺得住,马不行啊。好马良驹真要在市面上见了,多半已经被小鬼子没收了,因此剩下的马都不是什么好马,速度上不来,耐力还有点差,因此连续赶路二三个小时,就得停下歇一歇,加点草料什么的。
&esp;&esp;不过这也能够克服。可特勤小队抵达哈尔滨的时间还是慢了好几个小时,他们原定的计划是早上就到。结果当他们进入哈尔滨市的时候,已经是上午十点多快十一点了。
&esp;&esp;好在有利有弊,太早的话,路上的行人也少,是以这个时间段路上的行人也都出来了,正好能够给他们起到掩护作用,进入哈尔滨后。这帮人直接把装备什么的,找个地方藏起来。现在要是带着枪支反而更加危险,藏起来也不怕浪费,只要能够顺利撤出,那么通知自己在这面的兄弟也能够及时接收。
&esp;&esp;一行人直接来到了哈尔滨火车站附近,找了个大馆子,美美的吃了一顿,然后都换了身衣服,外面套着缎子面的棉服,狐狸皮围脖,里面也换上了比较高档次的洋装,因为他们的目的地是上海,乔装成洋派点的风格,能够起到更好的掩护作用。
&esp;&esp;其实哈尔滨也一样,除了冰城的称呼外,还有着东方巴黎之称,什么苏式风格,法式风格,德式风格的建筑在这里可不算少。带毛皮领子的呢子大衣,礼帽,西装,还有欧洲风格的那种时髦的裘皮大衣,在大街上的行人中时不常的就能够看到。哈尔滨人敢穿,会穿,可不是后世才有的特色,在这个年代就已经有这方面的倾向了。
&esp;&esp;当然,这也是有原因的,因为哈尔滨这里,在清朝时期与沙俄政府签订了中俄密约,然后修建了中东铁路,交通发达后带来的结果就是,哈尔滨自然而然就吸引了大量的沙俄或者其很多欧洲国家的移民过来,商人也多,经济上也发达,再经过多年的建设,现在已经成为了远东地区的国际化大都市。再加上工业基础厚实,不夸张的说一句,这里的建设,也就上海能比的过她。
&esp;&esp;所以特勤小组在这里,穿的高档点那反而是正常的,并且是安全的。现在他们不知道是,早在他们吃饭前两个小时,牡丹江已经乱成了一锅粥。几乎是整个牡丹江,全城同时发生了七八处剧烈的爆炸。整个城市都能够听得见“轰隆隆”的,如同雷鸣般的响动。
&esp;&esp;他们定时定的也有讲究,八点三十五分一起爆炸。小日本可是出了名的守时啊,因此他们的这个特点,反而现在给他们带来了毁灭性的伤害。尤其是日本领事馆里面,该上班的全都上班了,正当他们要开始一天的工作,没有什么反应呢,大爆炸毫无征兆的发生了。
&esp;&esp;几乎是所有日本领事馆的工作人员,瞬间就被炸死了九成以上。那一成也是清洁工什么的,打扫个厕所,或者走廊,这才没有第一时间被炸死。但毕竟特勤小组放置的梯恩梯可是不少的,炸点密集,威力又大,所以虽然没有第一时间被炸死,最少也是个重伤,缺胳膊少腿都是轻的。
&esp;&esp;另外,除了日本领事馆,很多日本侨民也遭了秧,特勤小队不会分辨说,日本侨民中有谁是真正的特务,我他么管你是不是呢?只要是跟日本沾边的,我就在你房子旁边埋上梯恩梯。你冤枉不冤枉能咋的?
&esp;&esp;当然,毕竟梯恩梯设置的比较分散,有建筑之间距离比较近的情况,或者距离街道也近,误伤到了一些平民,但这真的没有什么办法了。好在特勤小组也都是在日本侨民的车子啊,或者墙边埋的,波及到路上的行人,也是轻伤,因此真正重伤以上的,咱们中国平民的数量非常非常少就是了。
&esp;&esp;战果现在还不是统计的时候,特勤小组也没法统计,但这么大的动静,小日本想隐藏也不太可能,所以通过别的渠道就行。
&esp;&esp;吃罢了饭,凌振升等人来到了火车站,直接买票去上海。哈尔滨的铁路建设很发达,他们也不差钱,头等车厢的座次还是有的,很快就上了车,等车一开,这才又放下了几分心……
&esp;&esp;“处座。”庄晓曼将手中的电文放在了范克勤的办公桌上,汇报道:“狼群小组发来的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