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 脸红心跳
会员书架
首页 > 都市小说 > 东汉末年枭雄志 > 一千一百九十四 皇帝居心不良

一千一百九十四 皇帝居心不良(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成为千金后被万人嫌了 罰紅妝 裂玉(np) 穿越进黄油的我今天抽到了什么马赛克? 群鸟沉默时 大陸禁書:新金瓶梅 可行性试验(普女万人迷,NPH) 泠泠听春雨(1v1 h) 漫丽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校园1V2) 酸葡萄(1v1 伪堂姐弟)

查到后来,一些检查组的官员是在是扛不住压力了。

一面是皇帝的高压,一面是士人同僚的恳求与威胁,他们就像是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两头不讨好。

他们只能哭着求那些宦官高抬贵手,收一收,再查下去,大家都要完蛋了。

这要真查下去,十个人里九个都要出问题,剩下一个还要看运气拼概率。

伤不起啊!真的伤不起啊!

于是这些宦官才纷纷住手,然后顺手把官员们递过来的贿赂揣到了怀里,宣布回程复命。

虽然最后宦官们还是收了贿赂停了手,没有赶尽杀绝,可是五分之三的不合格率已经相当的耸人听闻了。

郭某人的目的既然达到了,那么也就不耽误宦官们难得出去一次赚外快了。

这五分之三的败类中间,各种种类的败类都有。

要么就各种走形式的孝顺。

要么就是各种偷偷摸摸的贪腐。

要么就是名不副实的才华和名望。

要么就是抄近道走关系试图混过公府复试却才能有限的高门士族子弟。

反正愣是看不到几个真的有品德和才华的。

八月初,有问题的举士的名单就放在了郭鹏面前。

与此同时,被郭鹏要求严查的延德年间所有举士的背景资料问题也已经完成了一部分,也被放在郭某人的桌案上。

反正问题是挺触目惊心的,举孝廉,举出来的是一群不孝不廉。

虽然对这一套体制一清二楚,深谙各种运行的规律,但是当这些东西被放在台面上让身为皇帝的郭某人审查的时候,郭某人还是忍不住露出了嘲讽的笑容。

制度的初心绝对是好的,汉武帝搞举孝廉也绝对不会想要搞一群不孝不廉出来。

可问题在于,制定制度的是人,执行制度的也是人啊。

这样想想,科举也不是没有问题,后来一样搞出了明末党争,明末党争的表现之一,就是地域之争。

而早在明初,这个情况就有苗头。

因为经济发展不均衡而导致南北方录取人数不平衡,引发大案,逼得朱元璋狠狠杀了一批人,最后搞出了南北榜来平息事态。

后期也整出了座师门师之类类似于门生故吏遗毒的潜规则,引发地域之间的派系之争。

可想而知,没有完美的制度,或者说制度都是相当完美且理想的,但是运行起来,总归要出问题。

出问题的不是制度,而是制度之外的人。

但是正如同和平与乱世的选择一样,再怎么虚假的和平,也比真正的乱世要好。

和平时期死人都是偷偷摸摸的,乱世死人是大大方方的。

再有问题的科举也比完美的察举要好。

至少,大家都要考试,至少覆盖面是所有读书人,至少,不看出身门第,不看你爹你爷爷是否做过高官,公平性上要更好一些。

科举并非是完美的,可总归是能让底层人民看到希望并且抓住希望的,从宋朝开始,靠着科举逆天改命的穷小子并不少。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这是科举的真实写照。

也是自陈胜吴广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之后一千年,仁人志士们给出的最好的答案。

所以无论如何,废察举立科举,都势在必行。

延德七年八月初六,郭鹏召开了政务会议。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異遇 月亮不曾照耀的地方【短篇集】 一觉睡醒变成体育生寝室里的充气娃娃(NP) 容朝公主不想被开苞 (NPH) 阴云 c级向导的上位(np 重返无尽夏[重生校园1v1] 总有人想攻略她(nph) 锁定 淫虐调教?女皇的神途(西幻,NPH,SM,修罗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