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1 / 2)
“清朝的律例当中有一项为‘光棍例’,就是专门打击‘恶棍设法诈索官民’的法律。”
【我记得小时候看电影,当时还管那种告状的人叫做诉棍】
【所以一直以来,棍就不是一个好名词?】
【终究是我们光棍扛下来所有】
【所以以后请叫我黄金剩斗士,不要叫我光棍谢谢】
看着耍宝的弹幕,伍爱华会心一笑。
但是很快伍爱华就笑不出来了。
【说起来,咱们主播也是光棍吧?】
【显然啊,你看她每天晚上无聊地给我们免费科普,就知道没有约会了】
【主播这兔子怎么不笑了,是天生不爱笑吗?】
伍爱华:你猜我为什么不笑?
不笑的伍爱华用面无表情这种合适的表情说着接下来沉重的内容。
“因为清朝初年的圈地、屠杀,对于各地的经济都造成了非常大的破坏,而后清朝的各项贸易也基本是官府、藩王、官员、豪商的经营内容,虽然收获丰厚,但是普通百姓难以为继。”
“后世有一个普遍的说法,说康乾盛世,其实是番薯和土豆这些高产良种造就的盛世,如果不是有这些外来物种传入,康熙乾隆年间饿死的百姓也不在少数。”
“有句能引发文字狱的俗话是怎么说的来着,康熙康熙,吃糠喝稀。”
康熙只觉得自己的养气功夫在逐渐上升。
“为了维护统治,不要屁股还没坐热就被赶下皇位,顺治时,清朝就取消了原本明朝的‘三饷’的收取摊派,也就是取消了辽饷、剿饷和练饷。”
“同时,清朝还对税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顺治初年,颁行《赋役全书》,规定根据各地登记的土地、人丁数量和等级,计定田赋丁银的应缴数额,由于土地、人丁数量不断变化,《赋役全书》也需要定期修订。”
“在康熙时,对这项赋税制度进行了改革,将原本按地亩人丁征税原则,改为以康熙五十年的人丁户口数为征收的固定标准数目,‘盛业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这一举动,减缓了阶级矛盾,并且促使流民回归,但是直到雍正时期,在一条鞭法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摊丁入亩制度颁布,人丁赋税问题才彻底告别历史。”
【摊丁入亩?这说法倒是比一条鞭法清晰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