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2章(1 / 2)
漠城百姓和羿族之人,经南溟的安排,已在此地过上了忙碌且平静的生活,种地的种地,放牧的放牧,经商的经商。
南溟请了不少能人来,既是相助他们休养生息,也是维持这里的秩序与稳定。
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何况还是从乱糟糟的漠城里带出来的人,要让他们安心在此营生,自然颇费一番力气与心血。
南溟做得比风澹渊预料的好。
在风澹渊的安排下,魏紫给这里所有的羿族男子都做了检查,还抽了一些样血。
然后,她又随机查了各个年龄段的女子,心中的疑惑愈发浓了。
魏紫打开地图,以天虞山为中心,画了一个圈:“能不能找到这一代所有的文字记载资料?”
风澹渊思忖了下,说道:“文字记载资料都在北疆王都。不过,北疆早先以游牧为主,流传下来的文献少之又少,加上多年前的文字怕也难以解读,所以我们去找个人,兴许他就能解答你所有的问题。”
“谁?”
“北疆大祭司尧光。”
上古族落相似的宿命
魏紫略一沉思,很快明白过来:“早年的历史,比如天吟长诗,都以口口相传的方式,由特定之人告诉另一特定之人,你的意思是,大祭司尧光就是?”
风澹渊颔首:“差不多。南溟曾说过,九黎祭司离世前,会将毕生记忆留存于祭坛,继任的祭司通过某种巫术,可从祭坛里提取历代祭司的记忆。尧光能做到。”
“那走吧。”魏紫是行动派。
三日后,两人已在北疆王都附近的神庙。
看着与东海之滨相似的祭坛,那高高耸立的白夔骨,魏紫心绪颇为复杂。
垂垂老矣的大祭司尧光,得知魏紫身份后,更是激动地行了祭司最为崇高的大礼。
“您……想知道什么?”
“我想知道天虞山的来历。”魏紫直言不讳。
“好。”
尧光缓缓行至祭坛中间,双手结印,闭上了双目,过往的记忆如白驹过隙,又似浮云苍狗,在他脑中飞掠而过。
过了许久,他才缓缓睁开双目,说道:“北疆原是大荒之地,无高山,有大泽,后因神迹出现,沧海变幻,才有高山拔地而起。再往后,九黎与炎帝族人北迁,天虞大人在此布下结界,此处也才有了‘天虞山’之称。”
“因有天虞大人神力护佑,这一带一直草木茂盛,人烟便纷纷聚集于此。”